孔隙率檢測是工業CT技術中的一種數據分析方法。
顧名思義,孔隙率是孔隙所占的比例。在工業CT檢測中,孔隙率是指材料內某一截面孔隙面積所占截面積的比例。主要用于金屬和非金屬鑄件。工件的質量是通過檢測工件的內部孔隙率來確定的。
工業CT孔隙率檢測標準主要包括VDGP202/P201、VW5093/50097、VW6093/6097等。VDGP202/P201是德國鑄造協會(VDG)壓鑄和輕金屬鑄造專項技術委員會制定的鑄件孔隙率規范。主要說明鑄件內部或表面孔隙的原因,孔隙率對工件的影響,以及孔隙的分級。在此基礎上,大眾汽車制定了自己的企業標準VW5093/50097.VW6093/6097。大眾汽車要求大部分工件符合VW5093/50097的標準,目前市場上大眾標準的孔隙率檢測較多。VW50093/50097是對孔隙率規格的要求說明。孔隙率規格將在一般工件圖紙上注明,如VW50097D10等。根據VW50097D10的標準,上圖顯示孔隙率為2.04%,不合格。VW6093/6097是孔隙率測定方法的說明(VW6093是最新版本),指導參考面的選擇和孔隙率的測定。
工業CT具有無限可能性。工業CT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檢測工具,具有許多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所不具備的重要功能。
目前,工業CT不僅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精密機械等重要產品的檢測,還應用于汽車、石油、地質、考古、木材等領域;近年來,的應用和發展也非常迅速。
工業CT可以非接觸、非破壞性地檢測物體的內部結構,獲得無重疊的數據和圖像。它不僅能準確地給出物體內部細節的三維位置數據,還能定量地給出細節的輻射密度數據。特別是,汽車工業和航天工業越來越采用工業CT孔隙率檢測,這也使得工業CT成為無損檢測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對于工業CT的發展,還有一個明顯的發展方向,那就是目前對工業CT切片圖像中的缺陷進行檢測和識別的主要方法還是由專業人員進行的,這種識別方法主要依賴于檢測人員的經驗,檢測結果常常受到檢測人員的主觀判斷干擾,結果不夠客觀。
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尤其是量子時代的到來,許多企業已經開始研究缺陷的智能檢測方法,排除人為意識對檢測結果的干擾,以大量的實際數據作為缺陷識別的依靠,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檢測質量,AI智能識別和分辨樣品信息將成為工業CT檢測領域的一個發展方向。